每个父母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有出息、有梦想、有能力,一旦孩子被懒惰“支配”,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,就会享受眼前的安逸的生活,从而致使孩子变得愈加没斗志,愈加懒散。懒惰是一种天性,是孩子的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,懒惰可以摧毁孩子的斗志,甚至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,所以父母们发现孩子变懒了必须要准时的纠正孩子。
对于懒惰的孩子如何办?
1、做家务
父母可别小瞧做家务对孩子改变的能力。做家务特别能训练懒惰的孩子的能力,虽然做家务是一项比较琐碎的事物,细小到厨房、沙发的犄角旮旯,但家务能训练孩子的动手、察看、审美与身体协调的能力,让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一种习惯,让孩子变得勤快,变得独立,变得愈加出色。
2、和孩子一块拟定规划
爸爸妈妈可以参考自己孩子的状况给孩子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“学习清单”,并且将时间也规划好,取孩子同意程度与父母心理预期的折中点。当孩子一个人不可以完成这类计划的时候,父母可以提供必要的辅助,但肯定禁止孩子中途舍弃。这个可以培养孩子的坚持精神。
3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
时间观念对孩子尤为重要!时间观念非常强的孩子拥有正常的作息规律,了解规划我们的生活和学习,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规律,父母需要和孩子约定时间,让孩子在约定时间完成任务,完成不了就要同意惩罚,相信孩子都不想被惩罚,必然会按时完成任务,只须父母和孩子一块坚持这个习惯,等到孩子培养时间观念后,即便父母不督促,孩子也会按时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。
4、不要“包办”
有些父母心疼孩子,不想让孩子干,所以自己包揽全部,不让孩子动手,其实说这是不对的,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,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事情自己做。
5、准时纠正孩子的懒惰行为
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除去亲身示范用途,父母也应该起到督促、劝导有哪些用途。在孩子注意力分散、持久力降低的时候,绝对不要因为一时心软就放任孩子。如此会让孩子感觉规矩是可以被随便打破的,不但不利于孩子的自律,更不利于激起他的进取心。